【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非遗赋能产业升级 竹韵绘就共富新篇
发布日期:2025-07-02 阅读量:次
6月25日-6月27日,化工与爆破学院“青韵薪火队”实践团深入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东亭乡进行调研,解码“万亩竹海”背后的乡村振兴密码。
走访高峰村竹扇合作社
6月25日,青韵薪火队走访东亭乡高峰村竹扇合作社,深度探寻国家级非遗竹扇的制作过程与文化底蕴。合作社以万亩竹林为基,引领乡民逐梦前行,编织致富之路。
调研团成员与高峰村竹扇合作社成员交流
调研明徳扇业
6月26日,实践队员走进明德扇业生产车间,观摩竹扇合作社“五十道工序铸一扇”非遗技艺,见证竹篾焕新,蜕变为温润扇骨。非遗之美在方寸间绽放,千年传承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访谈高峰村
6月25日至27日,调研团漫步高峰村落,穿行大街小巷,探寻竹文化与竹制品在乡土间的烟火印记。
调研团队在邻里街道进行访谈(拍摄:李志飞)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员们更加了解广德市擘画“竹叶兴农”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撰稿:化工与爆破学院 吴德晓、武语
核稿:化工与爆破学院 曹秀军
编辑:化工与爆破学院 王思甜
审稿:化工与爆破学院 刘瑞
上一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承千年药乡,谱写产业新片——安理学子探秘亳州中医药种植基地
下一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探畲乡古韵,传非遗薪火|安理学子开展畲乡文化解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