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古巷传礼承千载 新程续德润万家”——“巷韵新程”调研团探访六尺巷文化传承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5-07-09 阅读量:次
2025年7月8日,“巷韵新程”调研团赴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开展文化传承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居民访谈、导游讲解等形式,深入挖掘六尺巷“礼让”精神的文化内涵,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路径。
六尺巷因清代“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闻名于世。调研中,当地老人动情地讲述着巷子里的故事:“这条窄巷见证了几代人的和睦相处,‘让’字早已刻进桐城人的骨子里。”质朴的话语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六尺巷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是活态传承的文化符号。
团队成员与当地居民谈话(拍摄:张梦涵)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团队系统梳理了六尺巷的文化脉络。从张英家书的智慧,到“礼之用,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实践团队成员在讲解过程中领悟到:三百年间,这条宽仅六尺的巷道之所以能成为精神地标,正因其承载的谦和包容之道,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
调研团在六尺巷合影(拍摄:游客)
站在新时代回望,六尺巷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仍具启示意义。此次调研不仅深化了对六尺巷文化价值的认知,更形成了“传统精神现代表达”的系列构想。未来,团队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桐城样本”。
撰稿:化工与爆破学院 邵琪、吴姝彦
核稿:化工与爆破学院 曹秀军
编辑:化工与爆破学院 魏梦萍
审稿:化工与爆破学院 刘瑞
上一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春走进孔雀东南飞,守护文化根脉
下一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安徽理工大学实践团:环保发展入人心,春申湖中已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