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于2023年7月20日经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正式批准建设,依托单位为安徽理工大学。实验室重点围绕:(1)特种聚合物合成、结构与性能;(2)特种聚合物单体、前体及添加剂;(3)特种聚合物后反应、降解及重塑;(4)特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5)生物基特种聚合物五个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的开发及成果转化工作。实验室现拥有完善的基础研发设施和自主研发的系列先进专用设备,始终以彻底解决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水处理关键膜材料、医疗器械关键膜材料以及高端注塑级特种聚合物国产化问题,并引领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材料前沿研究为目标,形成了高效的产学研转化体系和运行机制,多项技术实现了产业化。为提高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为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水平,提出和解决特种聚合物领域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引领特种聚合物前沿发展方向,持续提供产业化技术,满足国家特种聚合物产业重大需求,根据相关要求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该基金用于资助与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创新性强、具有明确应用前景的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本重点实验室特设立开放基金项目,诚邀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积极申请。现将2024年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请指南公布如下:
一、申请对象
1、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或获得博士学位,且有一定相关研究基础的国内外研究人员,或本校在读博士生和博士后,均可在《指南》规定的范围内提出资助申请,有发表过高质量论文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优先考虑。
2、每位申请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当年只能申请1项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鼓励申请者同本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人员开展合作研究。若有本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在研项目必须验收完成后才能申请新的项目。
二、开放基金指南
为了积极响应实际需求,并推动关键技术难题的解决,本年度开放课题将采用“揭榜挂帅”的形式进行组织实施。开放基金拟设立一般项目5项,资助额度为5万元/项,校外占比不低于50%,课题执行期限为2年。获得立项的项目负责人需按照既定目标和要求推进研究工作。此外,根据项目完成的情况及其成果的实际贡献,我们将考虑对表现优异的项目提供延续资助的机会,以进一步支持其深入研究和发展。本次资助的研究课题方向将聚焦于如下列表1所示编号I~V五类不同类型单体的制备,申请人可从I~V中选择一个类型单体进行课题申报,获得立项的负责人,项目验收须达到以下具体技术指标:(1)提供小试合成技术(100克/批次);(2)提供10批次样品及必要表征数据;(3)提供公斤级制备成本核算数据;(4)安徽理工大学拥有所提供小试技术的使用权和继续开发的权力;(5)签署永久保密协议。
表1. 拟设开放课题的单体结构信息
编号 |
单体化学结构 |
CAS No. |
I |
611-99-4 |
|
II |
91-95-2 |
|
615-71-4 |
||
III |
38926-45-3 |
|
3204-61-3 |
||
IV |
15791-87-4 |
|
10325-89-0 |
||
V |
17366-20-0 |
|
15657-79-1 |
三、申请要求
1.申请者须认真填写基金申请书(见附件),将《申请书》一式3份及电子版交至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邮箱地址:wqian@aust.edu.cn(同时抄送至zbzhang@aust.edu.cn),电子邮件主题请命名为“2024年度开放基金申请——姓名”。电子邮件发送截止日期为2025年03月01日,纸质申请书(一式3份)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签字盖章后寄送至本重点实验室。纸质申请书接收截止日期为2025年03月01日。
2.本重点实验室将组织专家对申请课题进行评审,经学术委员会通过,最终确定资助项目和经费数额。项目经费主要为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包括: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知识产权事务费等,不得开支有工资性收入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补贴等支出。劳务费的支出比例不能超过10%,不可以报销燃油费。
3.本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由安徽理工大学平台专项经费支出。项目经费使用需符合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4.申报项目内容不得与已立项的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省哲社项目、省科技厅/教育厅/卫健委项目、各类校级项目、各类院级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重复,不得以相同或相近内容重复申报。
四、课题考核及研究成果归属
1.开放基金项目承担者应在项目开始一年后提交项目中期总结,对于无中期总结、未按计划进行的项目,本重点实验室有权调整项目资助额度或中止项目资助。第二年提交项目结题总结和研究成果(论文、专著、专利和奖项等)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文件。
2.项目结题条件:需至少公开发表SCI论文1篇、或EI论文2篇、或EI论文1篇和发明专利1项(申请受理),或发明专利2项(申请受理)或授权发明专利1项,论文或专利内容需与项目研究内容密切相关。项目主持人须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者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且论文主要作者或专利发明人须包含本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鼓励和本实验室合作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若获奖也可作为项目结题验收条件。同时,项目验收须达到以下具体技术指标:(1)提供小试合成技术(100克/批次);(2)提供10批次样品及必要表征数据;(3)提供公斤级制备成本核算数据;(4)安徽理工大学拥有所提供小试技术的使用权和继续开发的权力;(5)签署永久保密协议。
此外,论文署名第一单位必须为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Specialty Polymer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文章需注明本研究为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开放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英文标注为Supported by the Open Research Fund Program of 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Specialty Polymer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Grant No.####)。专利权人归属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钱伟 电 话:15010060289
邮箱:wqian@aust.edu.cn(同时抄送至zbzhang@aust.edu.cn)
通讯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安徽理工大学化工与爆破学院,邮 编:232001
附件:1.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开放基金申请书
2.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开放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附件1 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开放基金申请书.docx
附件2 特种聚合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开放基金项目管理办法.docx
上一条:中共安徽理工大学化工与爆破学院委员会关于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下一条:安徽省现代环境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开放基金申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