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学名师——何杰教授
何杰(1962-),男,中共党员,安徽怀宁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安庆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7月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9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2005-2006年,日本国立山梨大学博士后。1995年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3年安徽省教学名师,2013年安徽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科带头人。1984年7月-1990年9月皖西学院工作,1990年7月-至今,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在教育教学中,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传道授业,为人师表,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1、教育教学
近年来承担“物理化学”、“催化原理”、“结构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化学与社会”、“创造学”、“科学方法导论”等本科课程,承担“高等催化原理”、“高等物理化学”、“界面物理化学”、“现代催化研究方法”与“环境新材料”等硕士和博士生课程,教学效果优秀,连续多年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奖。
2、人才培养
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近60名,一些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负责人,指导的硕士生李杰(2018届)、耿婷婷(2019届)获学校优秀硕士论文奖,博士生胡丽芳(2017届)、朱继超(在读)获国家奖学金。
3、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
主编“物理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st,2011.12;2nd,2018.09)、“工业催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st,2014.07),其中“物理化学”第1、2版分别于2015年、2019年获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教材类)一等奖。“工业催化”为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主编“高等催化原理”,1st,2021,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2019年获“物理化学”、“高等催化原理”安徽省一流教材建设资助。
“高等催化原理”、“界面物理化学”分别获学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案例教学建设资助。“界面物理化学”教材被列入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
主持“基础化学实验示范实训中心”等省质量工程项目等4项。
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二。
4、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无机功能材料,催化化学与催化新材料、环境催化和表界面物理化学等。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的半导体材料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21271008)”、“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功能设计、模块化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等2项,省部级项目“型复合层状固体酸催化材料的设计、构建与应用”、“复合金属氧化物对低碳烷烃中硫化物光催化氧化作用研究”等多项。
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省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各一次,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其中一项作为成果转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次并均做邀请报告。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做邀请报告。
5、学科建设
1.作为学科带头人,获“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奖补金资助。
2.安徽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科带头人。